7月13日至7月23日,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童心一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雅安市雨城区对岩镇葫芦村开展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乡村,传递志愿温情,为葫芦村当地儿童拓展课外兴趣,丰富暑期生活。
细策划 优化支教全局
实践前期,团队针对本次的支教活动展开了多次例会,旨在完善实践细节、布置实践内容、确保实践的顺利开展。例会中,团队对本次实践活动中的分工做了详细安排,同时特意设置了两个生活委员以维持日常起居和伙食。由于团队成员来自水利水电、人文、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法学等多专业,专业涉及面广,利于丰富课程、发挥各自特长,因此在本次支教课程中设置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板块,涵盖手工绘画、国学经典、普法小课堂、生活中的科学、“水”之奥秘等兴趣课程,秉承寓教于乐的理念,意在让当地小朋友在兴趣中学习到实用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其次,支教课程表按照上午开展兴趣课堂、下午辅导暑期作业并开展室外体育锻炼的基本框架,合理规划了十天的课程,实现“两手抓”,一手抓课外兴趣,一手抓课内作业,让孩子们在暑假生活中既能放松身心、也能完成份内任务。
实践初期,团队通过走访葫芦村当地各住户进行招生,共计招生二十余人。所招学生在年龄上呈现了阶段性和差异化的特征,因此团队根据年龄分层,灵活应变,将所招学生分为了高年级与低年级两个小班;同时,根据两个班学生的心理接受度和成熟度,确定了授课方向:高年级主要以知识性的课程为主、辅以围棋课等兴趣课程;低年级主要以趣味性的课程为主、辅以科学小实验等知识难度较为简单的课程。
正式课程开展之前,团队与学生家长进行了密切联系,建立了家长群方便沟通,同时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以保证行课中学生的安全。考虑至微,统筹兼顾,才能为实践保驾护航。
(图为开课当天部分合影 通讯员 刘旻霏 摄)
勤实践 抓出支教实效
团队和当地小朋友开展了破冰游戏,通过有趣的击鼓传花、萝卜蹲等小游戏拉近彼此的关系,减少陌生感,让小朋友们和团队成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互动。团队创新建立了学生资料卡档案,以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喜好、梦想;小朋友们把在这十天中想实现的愿望写在便利贴上粘在了“童心一夏”心愿树上,寄托了小朋友们的美好愿望。
团队成员仔细撰写了课程教案,详细至每句话术、互动、课程进程,力求呈现一个完美的课堂。课堂中,除了当堂老师外,团队还设置了安全员,旨在协助老师维护课堂教学纪律和维护学生安全的作用;同时宣传委员会在家长群中实时更新课堂动态和学生动态,做好课堂转播,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团队的实践内容和进程、了解孩子的情况,起到一个让家长“信得过”的良性了解和沟通作用。
对于高年级班教学,团队成员发现当地小朋友对英语的学习严重缺乏,因此以英文动画片为切入点,带领高年级小朋友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小朋友们的学习速度很快,纷纷表示“英文十分有趣,学习的内容也和生活很近,可以把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普法小课堂上,团队成员分享了自己参加“庭审进校园”的经历,用真实的案列告诉小朋友们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小朋友们提高法律意识。
对于低年级班,团队成员开展了多样的手工课和绘画课,制作千层花、风车、五星红旗、扇子等;教学简笔画课程、粉彩绘画课程、油彩绘画课程等等,充分契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性,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在精细的手工和绘画中锻炼其专注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少小朋友每天都会提前来到教室,缠着小老师们学习新的手工,有的小朋友这样对同伴说道:“手工真的好有趣!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手工吧!”
(图为室外体育活动 通讯员 刘旻霏 摄)
善始终 永葆支教活力
团队和小朋友们进行了文艺汇演为本次支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由团队成员和葫芦村当地儿童共同带来了歌曲表演《歌唱祖国》、《热爱105度的你》等节目,活动现场歌声悠扬;团队成员还特意演唱了川农校歌《相遇在桂花飘香的时候》歌曲一首,意在传递川农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川农的魅力。
通过实践,团队取得了当地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表扬,也收获到了家长的感谢信若干封,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了感谢和不舍之情,希望团队明年还能再来葫芦村和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团队也将在后续时间中,定期和当地小朋友以书信的形式保持来往,为他们送去关心,延续友谊。
选择支教,是把爱心传递到社会更广的地方,不仅能让青年学子更加了解生活的这个社会,更能通过青年学子的力量,把美好带到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