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1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蓝色水足迹·水韵绘声”实践团队走进雅安市雨城区科技馆,面向当地居民开展“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与智慧农业技术”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通过知识普及与科技展示,助力提升民众防灾意识,推动农业现代化理念深入基层。
雅安,这座被山水环绕的城市,山区面积广阔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每到雨季,连绵的雨水就像是一把把“双刃剑”,滋润万物的同时,也为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埋下了隐患。为了让当地居民更好地应对这些潜在威胁,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科普。

雅安市雨城区八步镇村落处的灾后痕迹。杨思阳 供图
在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泥石流等灾害的成因,从地形地貌、降水特征到植被覆盖等多个因素进行剖析,让居民们明白了灾害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详细介绍了各类预警信号,如常见的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预警标识等,还特别强调了听到预警后应如何科学避险。
为了让居民们更好地掌握自救技能,团队精心准备了模拟演示环节,模拟泥石流发生场景,指导居民如何快速、有序地撤离。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居民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踊跃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疑惑,团队成员一一耐心解答,结合真实案例强化科普效果。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还走访调研了群众对灾害防治的认知情况,以便后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科普工作。

团队成员向观众普及灾害自救知识。杨思阳 供图
除了防灾知识的普及,智慧农业技术展示成为了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团队向群众展示了无人机监测、智能灌溉系统等现代农业应用场景。在展示无人机监测时,团队成员介绍,无人机可以快速、高效地对农田进行全方位监测,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信息等数据,帮助农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而智能灌溉系统则能根据土壤湿度、天气状况自动调节灌溉水量,既节约用水又能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求。现场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真的太有意义了!既学到了实用的防灾知识,又了解了这么多农业新技术,对以后的生活帮助很大。”
此次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周边居民及亲子家庭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一活动是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成员通过精心筹备与协作,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团队成员在雅安市科技馆合影留念。杨思阳 供图
据悉,未来“蓝色水足迹·水韵绘声”实践团队将持续深入基层,紧密结合地方需求开展多样化科普活动,为防灾减灾与乡村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