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学院心心向阳社会实践团队再度启程,前往草坝镇津沙社区开展支教活动。此次活动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础上,创新性融入爱国主题教育与手工课,让整个支教过程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爱国主题教育
上午,草坝镇津沙社区志愿服务站里还是热闹非凡,来上课的小朋友们依旧非常积极,早早地来到课堂,脸上充满了期待的笑容。今天的主讲人王佳欣同学在结束早读以后,以《听妈妈的话》和《爸爸妈妈》两首歌曲引入课堂“亲子沟通”,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而之后的猜字谜和故事续写更是激发了孩子们对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在循循善诱之中,让孩子们以“特点树”的形式罗列出了父母的优缺点,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父母的辛苦,为构建和谐有效的亲子沟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亲子沟通”课程互动环节
午后,阳光转烈,课堂更“红”。团队把爱国教育搬进社区,从党的发展到党的指导思想;从党的旗帜到党的故事,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而党的故事分享也将今天的活动推到高潮。平时浮躁的孩子们在观看《金色的鱼钩》时异常专注认真,眼里满是崇拜与感动。团队成员秦怡同学深有感触地说“看着大家在学习爱国教育课程时如此认真,我真的很欣慰,觉得祖国一定会有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新鲜血液。”

爱国主题教育
在爱国教育以后,团队组织了手工课,在该课堂上所有同学都非常投入,本来内容普通的沙画让小朋友们玩出了新花样,千奇百怪的配色和脑洞大开的想象,让志愿者们赞不绝口。团队成员兰浩亓说“平时写作业时感觉他们在‘挤牙膏’,然而在手工课上便完全是他们的主场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真让人瞠目结舌。”

手工课成果展示
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乡村地区孩子更需要心理关怀与引导,心理课支教播下的不仅是心理知识的种子,更是对孩子“心灵需求”的看见与回应,让他们在成长路上多一份底气与温暖。而此次的活动中党史教育和手工课的穿插更让今天的支教有了其他不一样却浓厚的色彩,“支教老师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感染。孩子们现在会主动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共产党是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这种主动了解历史的热情,正是党史教育的意义所在。”这不仅为草坝镇津沙社区增添了丰富内涵,更为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红色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