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雅安市雨城区第八小学50余名师生,来到我院开展“源动力·绿野行生态实践课”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水电知识科普、探访智慧水肥基地、趣味种植体验,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魅力,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
“原来发电如此神奇!”上午10时,研学活动在学院实训中心拉开帷幕。学院精心准备的微缩版水电站模型成为首个“明星打卡点”。“水是如何变成电的?”“大坝为什么要修成弧形?”八小学子连连提问。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水力发电原理,并举实例介绍水电站整体的运作方式。模型展示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可感。“这次活动于我,让我得以运用专业知识开展教育科普,于八小学子,更是一次生动的体验。”志愿者表示。


在学院水肥一体化基地,另一场科技盛宴正等待着小访客。现代化温室里,自动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实时调节水量,植物的生长情况实时显示于终端。志愿者现场演示手机APP远程控制水肥配比、温湿度调节,孩子们纷纷踮起脚尖张望。同时志愿者对比传统灌溉与智能系统的用水量数据,深入浅出地讲解节水农业的意义以及智慧农业带来的便利。
趣味种植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水肥基地,学生领到专属种植盒,在志愿者指导下完成松土、播种、施肥等步骤。
志愿者表示:“这些活动设计既培养动手能力,更在孩子心中埋下知农爱农的种子。”


此次与雅安八小合作研学活动实现了“三个跨越”—跨越校园围墙、跨越学科界限、跨越年龄层次,是践行‘五育融合’的生动案例。”据悉,我院未来将继续加深与企业、社区、学校合作,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拓宽志愿服务平台、共同打造学院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