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龚川,四川农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曾担任小班学习委员、水利水电学院拔河队队长等职务,荣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特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近20项荣誉奖项,目前就职于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电站设备维护部。

四载耕耘构建多元成长坐标
四年大学生涯中,龚川以责任担当、团队协作和学术钻研为坐标,构建立体化的成长路径。作为国旗护卫队成员,他坚持晨昏训练,将“使命必达”的责任感融入血液;担任拔河队队长期间,他带领团队斩获多项荣誉,锤炼卓越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在学术领域,他深耕三维建模技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和挑战杯一等奖的奖杯,记录着他科研思维的成熟。龚川坦言,学习委员的服务工作提升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而学科竞赛的实战则深化了他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这些积累最终成为他叩开湖北能源集团大门的“金钥匙”。
双向认知开启职业觉醒之旅
在求职季的探索过程犹如精密测绘一般,龚川以“精准测绘”般的态度规划职业路径,向国企、行业龙头企业投递简历,通过反复笔试面试校准方向。通过巧妙提炼自身优势:将主持经历转化为沟通能力,把团队管理经验提炼成为领导潜力,最终在湖北能源集团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这一过程充分诠释了职业选择的双重意义:它既是向外探索的征程,也是向内认知的修行。龚川表示,母校“追求真理、造福社会”的校训始终指引着他,而湖北能源集团在能源领域的行业地位与自身专业的高度契合,让他找到了事业的理想支点。
水电岗位上的工匠修行之路
“胆欲大而心欲细,智欲圆而行欲方”,这成为龚川在闸门班的工作信条。在防汛办公室监测水文数据时,面对数百吨闸门启闭设备,龚川的每个决策都关乎万家灯火。从最初面对PLC程序图时的茫然,到如今独立操作系统的从容,无数个日夜的现场实操证明:工匠精神既需要有专业底气,更需要具备将理论图纸转化为实践蓝图的勇气。
如今,龚川的工作涉及10kV配电室、液压系统启闭等多个领域,需同时掌握电力、机械等多领域知识和操作规范。龚川表示,“这与大学时的多元实践一脉相承。”就像闸门精准调控水流一样,龚川也在持续学习中校准自己的职业航向,他立志从设备维护的“专科医生”成长为水电系统的“全科医师”,以精工之志守护万家灯火。
经验分享与职业基因传承
站在大坝仰望星空时,龚川常想起国旗护卫队训练时浸透衣衫的汗水。“责任与荣誉,早已为我的职业生涯埋下伏笔。”对于后来者,龚川分享三点心得共勉:以经历拼图能力,以双向论证选择,以精工刻度成长——这或许就是川农人特有的职业基因。
“母校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直面挑战的底气。”龚川的成长故事,正是学院“厚基础、重实践、强担当”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未来,他将持续以江河为伴,在能源领域书写新一代川农人的担当。